台北舊屋翻新必知三件事:預算怎麼抓、翻修流程及注意事項一次看!
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布舊屋統計數據,全國平均屋齡高,以全台就屋分佈來看,超過30年以上的舊屋老宅占比約五成,其中台北市比例更是六都之冠(*注),對大台北自住族而言,為了延長舊屋使用壽命、提升更好的居住品質,住進舊屋前大多人都會好好修繕翻新一下。
不過,住台北舊屋翻新過程中到底應該注意哪些重點呢?知道舊屋翻新的預算怎麼抓?才能更省荷包嗎?舊屋翻新的流程是什麼?還有舊屋翻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?快看完本篇文章彙整的台北舊屋翻新的必備全攻略,讓您的舊屋翻新輕鬆完成!
舊屋翻新五大流程
簡單來說,舊屋翻新是指對舊屋全盤性的修繕跟補強,流程依照屋況與翻新程度的差異而有所不同,盤點常見舊屋翻新的流程,說明如下:
流程1》保護性工程
● 保護工程是舊屋翻新的第一步,假如中古屋是在電梯大樓內,包含電梯、走道、梯間、地下室停車位,裝修材料及工具經過處都需鋪設軟墊保護,避免不必要的碰撞損壞。
● 需向大樓管理處提前告知報備,並於社區公告欄張貼翻修公告。
● 拜訪鄰近樓層鄰居,事先預告施工期間的不便,以維持彼此良好的友善關係。
流程2》拆除類工程
● 拆除工程的重點包含確認拆除程度為何?拆除範圍包含哪些?拆除的先後順序與範圍?
● 拆除的同時也可同步檢視漏水檢測,包含天花板有無漏水,牆面是否有壁癌情形等,利用拆除藉此確認實際屋況,以利後續翻新工程的評估與進行。
流程3》基礎類工程
● 完成拆除工程後便可進行格局變更、管線配置、水電更新及迴路增設、修復壁癌防水工程、重貼壁磚、地磚等。
● 本階段為舊屋翻新的核心基礎,做的好能有效延長房子的使用壽命。(一般來說最花錢的工程項目)
流程4》裝潢類工程
● 本階段是妝點老屋的新風貌,重點涵蓋包含木工規劃、系統櫃裝設、油漆施作、燈具裝設等,讓空間有了新的生命力,
● 本階段的費用彈性較大,主要看裝潢內容的品質要求不同而定。
● 建議多留意各施工的品質與細節,避免日後實際入住發現的裝潢問題。
流程5》軟裝類工程
舊屋翻新工程的尾聲是將窗簾、壁紙、家具、藝術擺設品等軟裝潢元素置入居家空間,強化出屋主的個人風格。
台北舊屋翻新注意事項有哪些?
重點1》以基礎工程為主
舊屋的問題較多,建議成本花費注重在基礎工程,強化房子體質,才能擁有長住久安的安心空間。
重點2》特別檢查防漏水
建議特別留意浴室、陽台、外牆的防水防護是否有足夠,無論是自住或出售,若有漏水都不好處理。另外大多人容易忽略窗台防水工程,則可以利用在鋁窗安裝前後施作完善防水。
重點3》頂樓加蓋或整修需先向有關單位申請
大多高屋齡舊屋都有頂樓或前後院加蓋的情況,建議先向有關單位報備,藉此省卻未來衍生被拆風險,變成舊屋翻新一場空的結果。
重點4》總電量要配足
有鑒於目前家電用品的多樣化使用,相對來說用電量也大大增加,每個迴路的用電分配就要謹慎規劃, 才能保障居家的用電安全。
重點5》所有線路均需配管
線路最好配管包含電線、電話線、電視訊號線等,配管主要好處可避免老鼠咬壞電線,跟避免電波的相互干擾,日後假如有重新抽換、加線的考量,也比較方便施作。
舊屋翻新預算怎麼抓?
- 可以從舊屋屋全室翻新的角度來規劃預算,可以大致分成三大項:
1. 基礎工程
2. 裝修工程
3. 傢具傢飾工程
- 根據不同房屋的翻修要求及原始屋況的差異也會有所不同,一般來說以舊屋全面性翻修來說,每坪預估單價大致會落在5~10萬之間。(假如是單純浴廁、廚具的更新因範圍較小一般會視實際情況而定。)
- 預算分配參考如下:
-基礎裝修工程55%~60%(建議預留5~10%的空間)
-家電類(冷氣、冰箱等)15~20%
-家具類(沙發床組等)10~15%
-軟件裝飾(窗簾擺飾等)5~10%
*注:上述預算比例、金額依實際規劃、討論為準。
總結來看,舊屋翻新需注意的較多,除了格局調整變更(室內空間及陽台的使用),老屋原始設備的室內管線(冷熱水管、瓦斯管、排水管,室內電路等項目),以上相關設備有使用的年限,若超過的話則需規劃拆換,以確保居住的安心與安全,大規模翻新很容易牽扯到建築結構的變更,就要特別向相關的政府單位申請報備裝修,以免因此不小心觸法。
另外也有很多裝修族會擔心設計公司報完價錢後,之後施工會不會一直追加不同項目的費用, 對此建議舊屋翻新一族預計進行翻新工程時,先尋找品牌信譽良好且經驗豐富的設計公司進行專業評估。一般來說,評估報價內容施工細項載明清楚的話,不太會發生頻頻追加預算的狀況,因此選到適合優質的設計公司就是幫您的舊屋翻新的關鍵第一步!
*注:資料來源數據來自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僅供參考,內容如有差異,以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公布頁面資訊為主。